关键词: 药物流行病学 征文通知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亚洲 临床药理学 影响因素
摘要: 各有关单位:药物流行病学(Pharmacoepidemiology)是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应用、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科学,是临床药理学与流行病学的新兴交叉性学科。药物流行病学起源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关键词: 尼美舒利 安全 不良反应事件 临床药理学 华中科技大学 发展中国家 同济医学院 药品说明书
摘要: 肇始于兔年新春的尼美舒利不良反应事件,引起不少患者的恐慌,该药甚至被一些人称为"夺命退热药"。但在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UPHAR)发展中国家临床药理学分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学教授曾繁典看来,"是药三分毒",应冷静、平等对待尼美舒利的不良反应,任何药物只有按药品说明书合理使用,才能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 临床药理学 教学 治疗 本科生
摘要: 合理开处方是医生的一项重要技能,而临床药理学教学对培养本科生发展这项技能非常重要。文章以培养并发展医学本科生的治疗能力为目标,主要阐述临床药理学教学的重点是讲授治疗推理。而以目前的认知心理学和医学教学理论为基础,对疾病的发生和结果进行上下文联系进行临床药理学教学,则是指导学生获得成功治疗技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药物流行病学 征文通知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亚洲 临床药理学 反应停事件 影响因素 药害事件
摘要: 各有关单位: 药物流行病学(Pharmacoepidemiology)是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应用、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科学,是临床药理学与流行病学的新兴交叉性学科。药物流行病学起源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自20世纪60年代初著名的“反应停事件”以后,从若干药害事件的研究开始,科学家们开始了药物流行病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教学方法 肿瘤临床药理学 应用
摘要: 为了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肿瘤临床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将126名医学生按照授课班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5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61名学生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两组学生的教育背景、授课教师均相同,教学结束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并使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认为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更好(P〈0.01)。考试成绩分析表明,在肿瘤药物知识掌握、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治疗与处理等方面,实验组学生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肿瘤临床药理学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 各有关单位:药物流行病学(Pharmacoepidemiology)是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应用、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科学,是临床药理学与流行病学的新兴交叉性学科。药物流行病学起源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自20世纪60年代初著名的“反应停事件”以后,从若干药害事件的研究开始,科学家们开始了药物流行病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关键词: 药物流行病学 征文通知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亚洲 药害事件 临床药理学 反应停事件 影响因素
摘要: 各有关单位:药物流行病学(Pharmacoepidemiology)是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应用、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科学,是临床药理学与流行病学的新兴交叉性学科。药物流行病学起源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自20世纪60年代初著名的“反应停事件”以后,从若干药害事件的研究开始,科学家们开始了药物流行病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近年来连续发生的药害事件更是引起专业人士、管理部门乃至社会公众对药物流行病学、药物警戒及合理用药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药学 临床药理 药剂学 教学
摘要: 药学(临床药理学)本科专业是该校为适应高等教育形势发展和社会对医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于1999年开设的新专业,为适应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该文就该专业开设的药剂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临床药理学 治疗学 征稿启事 核心期刊 2009年 总被引频次 收录期刊
摘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自1996年创刊以来,在六届编委会一百多名各领域专家编委的带领与监督下,从季刊到双月刊再到今天的月刊,现已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并且从2009年始已被WHO全球医学索引收录,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不断提高,现已居44本药学类核心期刊综合排名第16位。
关键词: 临床药理学 中华医学会 会议 儿科 学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办单位 文化交流
摘要: 会议时间: 2010年9月23日16:00~18:00 会议地点: 北京唯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二层泰山厅会议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科临床药理学专业筹备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会议主持人:王丽教授 参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