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银屑病
用药规律
隐结构
辨证分型
摘要:
目的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和隐结构模型探讨《中华医典》中银屑病的用药规律及辨证分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系统检索《中华医典》,筛选治疗银屑病的内服方药。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分析。通过RStudio及Lantern 5.0,对银屑病用药进行关联规则挖掘与隐结构模型分析,总结古籍中银屑病的方药规律。结果最终纳入中药处方99首,涉及中药197味,累计频次915次。频次>10的中药有防风、苦参、当归、甘草、羌活、蒺藜、荆芥、白芷、黄芩、川芎等,功效主要为解表、清热、平肝息风及祛风湿,性偏温、寒、平,味偏辛、苦、甘,侧重于肝、肺、脾、胃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16个强关联规则,支持度最高的是荆芥-防风、白芷-当归、白芷-防风,置信度最高的是川芎、荆芥-甘草。隐结构模型分析共获得5个隐变量、10个隐类,以方测证推断古籍中银屑病证型包括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风湿证和热毒证5个主要证型。结论银屑病与肝、肺、脾胃失调密切相关,从血分立法,核心病机为热、瘀、燥,与风、痰、虚相关,治以清热凉血、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法,随证配合祛风除湿、益气固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