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方剂学
教学
病机
辨证思维能力
医学教育
摘要:
1 围绕主证,展开对方剂组成的分析讨论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遣方用药,抓住病机是关键.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通过课堂讨论,指导学生对主病和主证进行分析,再从主要药物入手,展开对方剂组成的全面分析.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避免死记硬背,一到临床无方可用.如讲败毒散,主证为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胸闷,舌苔白腻,脉浮按之无力.病机为正气素虚、外感风寒湿邪.方中以羌活、独活为君,专为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而设,川芎祛风止痛,柴胡以助散邪,此 4药为方中主要部分.佐以生姜、薄菏增强解表之力.至于方中前胡、桔梗、茯苓、枳壳,乃为宣降肺气、化痰止咳而设.如无咳嗽胸闷,不必拘泥原方,可去而不用.本方原用于小儿,因小儿元气未充,故用少量人参,培其正气,扶正以托邪外出.如正气未虚,则人参可以不用.本方去人参、生姜、薄菏,加荆芥、防风,即为荆防败毒散,可用于外感风寒湿邪,或疮疡初起有表证者.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分清主次,"师其法而不泥其方",逐步提高辨证用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