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方剂学》 教材编排 方名 认识规律 麻黄汤
摘要: 现行<方剂学>教材,编排模式十分传统,不利于快速培养中医临床人才,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先秦时期 方剂学 《五十二病方》 《内经》
摘要: 传说时代神农尝百草发现药物 ,如将单味药视为单方 ,那么方剂的出现就很早了。而有明确的文献记载 ,至迟应在春秋末战国初 ,齐国“献方”之俗就可说明。以《五十二病方》为主的马王堆医方书 ,记载了当时方剂按疾病分类、方剂组成、制剂、煎服法、禁忌以及方剂所反映的治法、复方配伍、辨证论治等内容 ,可以代表战国时期我国方剂学的最初水平。中医理论经典《内经》从具体方剂命名、组成 ,到方剂配伍原则、临床运用规律 ,尤其是治法和组方理论 ,均对中医方剂学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关键词: 方剂学 中医学 辨证论治
摘要: 中医方剂,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是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临床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医方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简到繁的或长壮大过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清末,各类中医药文献中所记载的中医方剂,其总数已达40万首以上.为此,理清方剂学学科发展的层次脉络,探求方剂学学术演变的自身特点,找寻方剂学历史沿革的内在规律,对于准确把握中医方剂的组方原则及配伍要点,深入认识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及作用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医方剂学 陶瓷 配方调整 应用
摘要: 对中医方剂学基础理论在调整陶瓷配方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对如何调整陶瓷配方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新方法。
关键词: LB膜技术 生物医学 方剂学
摘要: LB膜是把气 /液界面上的单分子层膜转移到固体表面所组装成的薄膜 ,运用LB膜技术可实现单一的物质和多种物质在LB膜上的分子组装 ,形成具有特殊性质和功能的分子有序系统 ,从而创造出各种不同的LB膜器件 ,这些器件在固体物理学、表面化学、光学、光化学、分子电子学、材料科学、微电子学、纳米科技及材料、分子工程和生物医学领域有着潜在而巨大的科学价值和开发应用前景。文章概述了LB膜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几个主要方面 :生物膜的化学模拟和仿生生物分子功能材料研制 ;黄疸和胆结石形成的分子机制及防治方法研究 ;生物传感器 ;方剂化学研究及其方剂的LB膜模型 ;LB膜药物制剂 ;生物膜修饰和膜诊断技术。
关键词: 方剂学 网络教学
摘要: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从现存最早的<五十二病方>,到博采众方的<伤寒杂病论>,唐代的<千金方>,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明代的<普济方>,直至现代的<中医方剂大辞典>,方剂学逐渐走向规范、完善.方剂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已被列为当代中国重点攻关研究课题.
关键词: 经方 药对 复方 理论研究 方剂学
摘要: 经方用药精炼、配伍严谨 ,尤其是经方之药对、小方、复方、大方的用药特色及组方技巧更为后世所称道 。
关键词: 方剂学 四逆散 病因
摘要: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主治'少阴病,四逆'证.而形成本方证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见解不一,目前仍存较大争议.笔者认为,1995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方剂学>(以下简称'6版教材')中提出:'外邪传经人里,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泄,导致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的说法,与其它说法相对较为恰当.其美中之不足者,是其中还有两个概念表述不够清楚,故冒昧提出,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中医学 研究生 入学考试 方剂学
ISBN: (数字)7488212501 ISBN: (纸本)7810105922
摘要: 本书分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每一章节分要求、重点、难点、思考题来叙述。最后附10套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ISBN: (纸本)70300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