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方剂学》 方剂学 方书 中医 中国医药学
摘要: 先贤云:“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方剂学作为中医临床的基石,是介于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流传于世的名方无一不是历代医家毕生临床的结晶,有志于中医者无一不藉此登堂入室,从《五十二病方》迄今,方剂数以万计,著作汗牛充栋,今读贵阳中医学院主编的西南西北片区高等中医院校试用教材《方剂学》,良有清新之感,展卷之余,乃即兴点评一二。
关键词: 厚朴大黄汤 桂枝加桂汤 中医方剂学 方书之祖 伤寒论 奔豚 金匮要略 桂枝汤 方名 《方剂学》
摘要: <正> 《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以选药精当、配伍严谨、疗效卓著而著称,后世医家称其为方书之祖,誉之为经方,在中医方剂学中享有重要地位。经方不仅药味组织严格,且剂量的规定深寓法度。例如:药味相同变更剂量,其方名、主治随之改变的情况时有所见,诸如桂枝汤加重桂枝量即为桂枝加桂汤主治奔豚,加重芍药用量又为桂枝加芍药汤则治太阴腹痛。小承气汤三味药量俱作变更后为厚朴大黄汤,加大枳实厚朴量又为厚朴三物
关键词: 方剂学 方书 《方剂学》 贵阳中医学院 中医院校 片区
摘要: 今年二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贵阳中医学院主编,西南西北片区八所中(西)医学院校共同编写的《方剂学》教材正式发行了。本书是该片区各中医学院及青海医学院中医系,泸州医学院中医系共同协作编写的中医基础学科系列教材之一。本刊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询问该书情况,要求购买。现发表吴熙明所写的评介文章,供读者参考。欲购买者请与当地新华书店联系,或直接写信到贵州人民出版社发行部联系,每册订价为14元(不含邮资)。
关键词: 本草文献 开阔 中医 中国医药学 方书 方剂学 蒿属 茵陈
摘要: 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研究方剂的配伍,组成以及临床应用等,最有实际意义。然而方剂是由一味或二味以上的中药组成的,所以中药乃是方剂学研究的基础。由于中药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凶此对中药的历史沿革——本草文献的考察,也是必不可少的。代表性的本草学
关键词: 温病条辨 方剂学 方书 吴鞠通
摘要: 《温病条辨》一书,为明代淮阴吴鞠通所著书中继承了《内经》、《伤寒论》的学说思想,师承了叶天士的温病学说,并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全书以三焦辨证为纲,概括了温病的发生、传变、转归的规律,系统地论述了温病的辨证论治,书中载方198首,临床疗效卓著,对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溯源灵素问道长沙温病,早在《内经》中就有所论述。《内经》不仅论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等方面的内
关键词: 中医教育 教学/方法
摘要: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中的体会,认为要提高方剂的教学质量必须注意处理好方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传道”与自学,课内授业与课外活动等几个关系。提出应结合方剂学的性质,系统讲授其理论,注重治法与方剂的关系,重点阐明其组方原理。而教学法则应采用“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以“传道”为主,适当辅以自学,体会到“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开设一定的选修课、实验课,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智能。
关键词: 泻下剂 中医 攻里剂 方剂 中国医药学 以法统方 治法 方书
摘要: 全区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方剂学》将于一九九○年四月末开考,为了帮助应考者学好本科课程,就如何学好《方剂学》谈几点看法,希望对应考者有所帮助。一、明确《方剂学》在中医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及与其他各科的关系。方剂学是中医理、法、方、药中重要组成部份,是阐明和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学习中医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本门课程是在学完中医基本理论,诊断、中药学之后,通过学习方剂的组成、配伍理论及临证应用知识,可使已学的相关课程能够贯通掌握,并为学习临
关键词: 《方剂学》 程钟龄 遣药组方 调和肝脾 四逆散 加味香苏饮 和解少阳 麻黄汤 逐水 小青龙汤
摘要: <正> 绪言与总论方剂,是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是辨证施治的工具之一。方剂学则是研究并阐明洽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历代医家制定了许多治法,多次作过分析归纳,其中以清代程钟龄总结归纳的“八
关键词: 医药、卫生 中国医学 方剂学
关键词: 方剂学 问题解答
ISBN: (纸本)7800131394
摘要: 本书以《方剂学》教材为蓝本,精选了问答题、填空题、多选题、是非题、改错题等多种形式的数百道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