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关节炎,实验性
大鼠,Wistar
模型,动物
下丘脑—垂体系统
中药药剂学
摘要:
目的观察通痹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为通痹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发生。治疗组大鼠予通痹颗粒灌胃治疗,对照组予雷公藤多苷灌胃治疗,连续治疗14 d;模型组大鼠参照治疗组大鼠进行固定处理,但不予任何治疗;空白组不予任何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空白组大鼠皮毛有光泽,色白,精神佳,饮食、活动正常。模型组大鼠皮毛无光泽,色暗,精神差,饮食、活动减少。治疗组及对照组大鼠皮毛有光泽,精神可,饮食、活动可。治疗前、治疗第7、14 d,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大鼠体质量均低于空白组(P<0.01)。治疗第7、14 d,治疗组、对照组体质量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第7、14 d,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大鼠关节肿胀度高于空白组(P<0.05)。治疗第7、14 d,治疗组、对照组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模型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大鼠CRH、ACTH、IL-1及TNF-α均高于空白组(P<0.01);对照组及治疗组CRH、ACTH、IL-1及TNF-α均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CRH、ACTH、IL-1及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痹颗粒可以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缓解RA的炎症,可能与HPA轴的调节作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