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药炮制学 教学体系 传承能力 创新能力 服务能力
摘要: 文章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个培养传承创新服务能力的中药炮制学教学体系。通过教学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炮制学知识,提高学生的传承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
关键词: 中药炮制 实验教学 中药学专业
摘要: 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的质量至关重要,作为中药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之一,其实验教学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因此,本文分析了目前我校的中药炮制学实验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基本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如虚拟仿真教学、短视频教学、多学科交叉教学、校企合作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等,希望能够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集结各学科所长,融合于中药炮制之中,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
关键词: 中药炮制学 麸炒枳壳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摘要: 以麸炒枳壳为例,根据中药炮制学学科特色,结合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教学理念,通过挖掘思政元素,探讨中药炮制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建立具有中药炮制专业特点的育人体系,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预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反思与改进等,以期为中药炮制学其他章节思政元素挖掘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炮制学 自然铜 煅淬 物相 重金属元素 综合性实验
摘要: 为了培养和提高中药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结合矿物药炮制研究热点和自身的研究特长,在《中药炮制学实验》中设计了自然铜火煅醋淬的研究性综合实验,该实验过程涵盖了有效成分的含量分析、矿物药的炮制与加工、表征与测试、数据处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该实验的实施有利于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
关键词: 中药炮制学
ISBN: (纸本)9787536988224
摘要: 本书以建国后陕西的十多部法标类、学术类、使用经验类及本草相关文献整理而成, 以1957年版《中药炮制法》、1964年版《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及1975年版《陕西省药品标准中药饮片炮制部分.3》为蓝本, 增添了地方中草药、地方成方配本及名医医案用药特色等整理而成。内容包括前言、凡例、中药炮制各论及附录四部分。期间拜访了老药工及老字号“藻露堂”药店等, 对当年的炮制特色、用药状态及饮片质量等进行了访谈, 内容也记录于本书。
关键词: 中药炮制学 蛤粉炒阿胶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摘要: 根据“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以蛤粉炒阿胶为例,结合专业知识点的讲解,进一步挖掘思政元素,探讨《中药炮制学》专业课程融合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和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预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反思与改进等,以期为《中药炮制学》其他章节思政元素挖掘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践行“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
ISBN: (纸本)9787521445800
摘要: 本书作者基于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功底、长期的工作实践和对中药炮制行业的准确认知,结合中药饮片炮制一线工作的深入体会,不仅将目前中药炮制的整体情况、发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解读,而且重点对常用的七大炮制方法、154种典型中药的炮制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将中药炮制理论和方法从书本上的炮制规范落实到实际操作中,从而确保炮制成品的质量;并配以彩色图谱,使炮制后的成品性状更加清晰直观,有助于读者学习。
关键词: 中药炮制学 青年教师 发展现状 综合素质提升
摘要: 中药炮制学科青年教师是中药饮片产业、中药炮制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目前在面对中药饮片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中药炮制人才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药炮制青年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对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从“内修师德、强化五个能力”和“外优环境、完善三个机制”,以“内外兼修”的方式提高中药炮制学青年教师综合素养提高,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为中药炮制学学科青年教师培养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药炮制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摘要: 通过对本学科中药炮制学课程思政样本课程建设的“主要建设基础”“主要建设目标”“思政元素主要融入点”“建设成效”等内容的剖析,明确自身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厘清中药炮制学课程思政样本课程建设的理念、思路和方法等,为同类院校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雷公炮炙论》 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技术 中医药领域 药学专著 润肺止咳 传统中医 中药学
摘要: 《雷公炮炙论》是刘宋、雷敩所著,成书于南北朝。是中药炮制学的第一部专著。也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专著之一。该书全面总结了南北朝刘宋时期以前的中药炮制技术和经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制药学专著,它的问世为中药学的制药作出了贡献,奠定了中药炮制学科基础[1]。《雷公炮炙论》中共载268种药物,其中186种药物的炮制中使用辅料,多种辅料中蜂蜜使用较多[2]。传统中医认为蜂蜜性平、味甘,具有甘缓益脾、润肺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