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成本及成本分析
多相筛查
医师,家庭
摘要:
目的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探索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筛查的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方法2023年1—10月,采用立意抽样、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取1040例在上海市闵行区华漕、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年龄60~75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32名,采用常规社区宣教、体检中心为主导的方式开展慢阻肺筛查;观察组508名,采用紧密医联体支持下的家庭医生为主导的服务方式开展筛查,两组筛查内容均包括评估问卷初筛、复筛、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CT检查等;比较两组的筛查依从率、阳性率及成本效果、成本效益,评价筛查成效。结果通过初筛及复筛,查见两组对象慢阻肺高危人群及患者合计251例,占24.13%,其中高危人群222例,占比21.35%,确诊患者29例,占比2.79%。观察组问卷初筛、复筛、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确诊及后续CT检查的依从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33.563、41.425、24.842、17.363,均P<0.05)。两组对象筛查发现的高危人群及患者占比有明显差异,观察组高危人群及患者占比较高(χ^(2)=44.880,均P<0.05)。观察组问卷初筛、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CT检查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9.191、11.313、12.370、4.429,均P<0.05)。对照组、观察组筛查的成本分别为3.61万元、5.39万元,两组总计9.00万元。对照组、观察组复筛项目中的肺功能检查费的成本分别为1.44万元、2.45万元,合计3.89万元,占比43.19%,在各项成本中占比最高。对照组、观察组及全体对象每发现并筛出1例慢阻肺高危人群及患者的人均成本分别为429.45元、322.75元、358.46元;两组初筛、复筛人均成本的比较显示,观察组人均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0.396,P<0.05)。两组对象合计的人均净效益为0.37万元,效益成本比为43.50。观察组、对照组的人均净效益分别为0.49万元、0.26万元,观察组的人均净效益较对照组高0.23万元;观察组、对照组的效益成本比分别为46.77、38.61,观察组的效益成本比较对照组高8.16。结论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慢阻肺筛查效果显著,筛查依从性提升明显,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