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资本原始积累理论
资本循环过程
共同体
摘要: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中都阐述了资本原始积累理论,但在具体内容上二者存在诸多差异:就考察视角来说,《大纲》立足于资本的循环过程,《资本论》立足于资本的生产过程;就文本的分析方式来说,《大纲》采用“三明治”模型,而《资本论》则运用了以英国为范例的历史分析;就方法论来说,《大纲》重逻辑,《资本论》重历史;就对资本的历史评价来说,《大纲》偏重其文明的一面,而《资本论》则偏重其暴力积累的野蛮一面。这种差异源于马克思在这两个文本中所关注的问题不同。《大纲》中,马克思关注的是近代个体和本源非剩余资本(K0)的诞生问题,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关注的是物象的世界。尽管《大纲》与《资本论》存在诸多差异,但二者并非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加以考察,才能更为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资本原始积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