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肝细胞癌
诊断
钆塞酸二钠
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结中结
摘要: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伴“结中结”(NIN-HCC)的肝胆期(HBP)影像表现分型及其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7月至2022年11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NIN-HCC,术前进行过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的25例(27个病灶)肝硬化患者。分析并记录NIN-HCC中内、外结节的大小、信号强度、强化方式及其病理学特征,并根据2018版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I-RADS)分类标准对病灶进行评分。根据内、外结节的HBP不同信号强度,将NIN-HCC进行分组、分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组间的影像特征及LI-RADS评分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估内、外结节的病理分化程度与HBP信号强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NIN-HCC术后无复发生存(RFS)。结果27个NIN-HCC中,内结节动脉期均呈富血供改变,最大径(13.2±5.5)mm,51.9%(14/27)呈“快进快出”强化,48.1%(13/27)呈“快进慢出”强化。外结节动脉期均呈乏血供改变,最大径(25.7±7.3)mm,13个(48.1%)伴廓清表现。以背景肝实质信号强度作为参照,根据外结节HBP的信号强度,将NIN-HCC分为2组:低信号组(n=17,63.0%)及等信号组(n=10,37.0%)。以外结节信号强度作为参照,根据内结节低、等、高信号,将低信号组、等信号组依次分为A~C型、D~F型,共6型。低信号组中,7.4%(2/27)内结节呈更低信号(A型),37.0%(10/27)呈等信号(B型),18.5%(5/27)呈高信号(C型)。等信号组中,29.6%(8/27)内结节呈低信号(D型),7.4%(2/27)呈等信号(E型),无一例高信号(F型)。40.7%(11/27)病灶LI-RADS评分为LR-4类,59.3%(16/27)为LR-5类。低信号组与等信号组间,内、外结节最大径、强化方式及病灶LI-RA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织学上,NIN-HCC呈细梁/假腺管型,无微血管侵犯,其中内结节以中分化HCC为主,外结节以高分化HCC为主。内、外结节的分化程度与HBP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90,P=0.143;r=0.079,P=0.697)。NIN-HCC根治性切除术后中位RFS随访时间为31.7个月,1、3、5年累积RFS率分别为96.0%、76.0%和64.0%。结论NIN-HCC可作为HCC多步癌演变早期诊断的形态学标志物,影像及病理学具有一定特征性,HBP影像学分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HCC伴“结中结”影像征象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