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结核
淋巴结
临床实验室技术
诊断
评价研究
摘要:
目的:评价病变淋巴结病理组织的抗酸染色镜检(简称“抗酸染色”)、常规病理学镜检(简称“病理镜检”)和TB-DNA检查在浅表淋巴结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旨在寻求最佳的浅表淋巴结结核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2年1—9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因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接受淋巴结活检且均在门诊随访3个月以上的114例患者基本信息、活检方式,以及每例患者取1枚淋巴结活检病理组织的抗酸染色、病理镜检、TB-DNA等资料。以最终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测效能。结果:114例淋巴结肿大患者中,病理组织TB-DNA检查阳性率[80.7%(92/114)]明显高于抗酸染色[2.6%(3/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935,P=0.000),低于病理镜检阳性率[91.2%(104/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5,P=0.022);联合病理镜检的阳性率[98.2%(112/114)]明显高于TB-DNA和病理镜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627,P=0.000;χ^(2)=5.630,P=0.018),最终104例患者诊断为淋巴结结核,10例诊断为非结核病变。104例淋巴结结核患者中,36例(34.6%)入院前未接受过抗结核治疗的患者和68例(65.4%)院外接受过抗结核治疗患者的病理镜检阳性率分别为88.9%(32/36)和95.6%(65/68),TB-DNA阳性率分别为80.6%(29/36)和91.2%(62/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85,P=0.376;χ^(2)=1.554,P=0.213);79例(76.0%)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和25例(24.0%)行手术切除病灶活检患者的病理镜检阳性率分别为96.2%(76/79)和84.0%(21/25),TB-DNA阳性率分别为89.9%(71/79)和80.0%(20/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770,P=0.096;χ^(2)=0.910,P=0.340)。114例患者以最终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抗酸染色、病理镜检和TB-DNA的敏感度分别为2.9%(3/104)、93.3%(97/104)和87.5%(91/104),特异度分别为100.0%(10/10)、30.0%(3/10)和90.0%(9/10),一致率分别为11.4%(13/114)、87.7%(100/114)和80.7%(92/114),Kappa值分别为0.005、0.233和0.502。结论:浅表淋巴结结核以颈部淋巴结结核为主,好发于中青年,抗酸染色的阳性率极低,病理镜检与TB-DNA检测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阳性率。对于一般性的浅表淋巴结,淋巴结穿刺活检与手术切除病灶活检诊断效能相当,考虑到费用、创伤等因素,淋巴结穿刺活检可作为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