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脉络膜肿瘤
黑色素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流速度
局部血流
摘要:
目的探讨脉络膜黑色素瘤(CM)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特点与组织病理学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4年2月至2022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眼球摘除术的49例(49只眼)CM患者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资料。患者均行CDFI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测量肿瘤血管数。分析CDFI显示的血流信号与肿瘤内部血流特征、肿瘤体积、临床分期、肿瘤向巩膜外蔓延分级和细胞类型之间的关系。使用Adler半定量法比较CDFI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采用配对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Hodges-Lehman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9例CM患者中, 男性28例(57.1%), 女性21例(42.9%);年龄为(52.1±11.0)岁, 均为单眼发病。CDFI检查肿瘤形状:蘑菇形26例(53.1%), 圆顶形11例(22.4%), 扁平弥漫形12例(24.5%)。49例患者中, 血流信号分级Ⅰ级9例(18.4%), Ⅱ级16例(32.7%), Ⅲ级24例(48.9%)。肿瘤内部血流丰富的位置在颞上方19例(39.6%), 肿瘤外周部血流多于中央部34例(69.4%)。大肿瘤13例(26.5%), 其中6例为Ⅰ级血流信号;中等体积肿瘤36例(73.5%), 其中20例(55.6%)为Ⅲ级血流信号。眼内期38例(77.6%), 其中20例(52.6%)为Ⅲ级血流信号;青光眼期4例, 其中3例为Ⅰ级血流信号;眼外蔓延期6例, 其中4例为Ⅰ级血流信号;全身转移期1例, 表现为Ⅲ级血流信号;肿瘤向巩膜外蔓延分级Ⅰ级(肿瘤细胞累及巩膜)31例(63.3%), 其中17例(54.8%)为Ⅲ级血流信号。混合细胞型32例(65.3%), 其中17例(53.1%)为Ⅲ级血流信号。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血管数为9.0(6.5, 11.0)个, CDFI测量的血管数为7.0(4.0, 9.0)个, 差值为2.0(1.0, 4.0)个(95%CI:1.5~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76, P<0.001)。CDFI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分析显示, 共40例(81.6%)患者分级一致, 8例(16.3%)患者不一致。结论 CM患者的CDFI特点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相关性较高, 但前者不能完全替代后者测量肿瘤内部的血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