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宫颈
浸润性复层产生黏液的癌
宫颈上皮内病变
HPV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ISMC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ISMC的患者年龄为32~68岁,平均年龄46岁,中位年龄43.5岁。2例因体检发现,4例以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2例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就诊。8例ISMC患者HPV检测均提示高危型感染。镜下组织病变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主要特点为实性巢团状,巢团内细胞镶嵌式或叠瓦状排列,其内可见散在分布、数量不等的产黏液细胞,周边细胞栅栏状排列。4例为ISMC伴子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例为ISMC伴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1例为ISMC伴普通型腺癌,1例为ISMC伴腺鳞癌,1例为单纯性ISMC。8例ISMC均表达CK7、p16和CEA,CK5/6弥漫性表达或部分表达,p40散在表达或不表达,p63散在表达,不表达Pax-8、p53、ER和PR,Ki-67增殖指数均90%以上。腺癌的特殊染色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阳性。8例均行子宫颈活检,1例行子宫颈锥切,7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随访后,均未复发。结论 ISMC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少见的宫颈浸润性黏液性腺癌,与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感染高度相关,组织学特征独特,可独立发生或伴发于其他类型宫颈癌,临床预后好于胃型黏液腺癌,差于普通型腺癌。需与腺鳞癌、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伴有少许黏液细胞的鳞状细胞癌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