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创伤
救治效果
互联网+
摘要:
目的探讨“5G”应急管理模式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影响抢救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8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救治的198例创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抢救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5G应急管理模式救治,90例)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创伤中心抢救流程救治,108例),比较2组患者抢救效果。根据是否抢救成功,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抢救成功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对应的预警模型。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检查完成时间、会诊完成时间、初诊确定时间、输血等待时间、手术等待时间均较短(P<0.05),入住ICU率和死亡率均较低(P<0.05);相较于有效组,无效组受伤至入院时间明显偏长,治疗前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较高,不同部位简略损伤量表(AIS)head、AIS chest评分≥3分的比例较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ISS评分高、AIS≥3分、受伤至入院时间长均是影响创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采用“5G”应急管理模式则是提高创伤患者救治效果的保护因素(OR<1,P<0.05)。基于ISS评分、AIS评分、受伤至入院时间、抢救管理模式4个因子构建的预警模型,对创伤患者抢救效果有较高的预测效能,模型AUC为0.861。结论ISS评分、AIS评分、受伤至入院时间是影响创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因素,采用“5G”应急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抢救效率和成功率,根据影响因素构建的预警模型对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有较好的预测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