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现代史纲要 课程体系 创新教学 专题式教学
摘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具有自身的规律性,要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和既定的教学目标,积极探讨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很有必要,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采取专题式教学。
关键词: 科学历史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历史必然性
摘要: 要实现《纲要》预期教学目的,必须着重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历史观,使其学会从事实出发,运用历史观点观察问题,具备从整体上、"长时段"地审视历史、理解现实的意识,能够正确理解国家历史与地方历史的辩证性关系,深刻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充分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关键词: 高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特色
摘要: 近年来,长江师范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组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理念上"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上以"典型教育素材"引领"纲要"课教学,以"典型教学案例"、"典型乡土史资源"充实、丰富"纲要"课教学,构建起"三典式"教学模式;教学形式上构建"三段式"教学模式,坚持"理论课与实践课并重、同步开设、有机结合"的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教学方法上构建"三法式"教学模式,以互动法、探究法、情境再现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教学。在这几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教学 问题 改进
摘要: 目前国内各高校都先后开展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其形式多样,取得的成果亦是非常显著,但问题仍然不少。鉴于此,教师有必要从处理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问题、对实践教学内容加以精细规划等方面加以完善,以推动实践教学继续向前发展。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角色 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明确课程定位,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通过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多方面的纵横比较,可以帮助进一步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角色和地位。
关键词: 历史变迁 陈独秀 评价 中国近现代史 领袖人物
摘要: 陈独秀(1879—1942),是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大影响而又十分特殊的领袖人物.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以致很长时间内“盖棺”却难以“论定”。本文拟就五四以来陈独秀评价的历史变迁作一粗略梳理。
关键词: 编辑出版 何炳松 商务印书馆 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 图书馆副馆长 教务主任 高等师范
摘要: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人。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又是成绩斐然的编辑和出版家。早年曾留学美国,归国后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教务主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等职。1924年6月,应王云五先生之邀,出任商务印书馆百科全书委员会第五系主任。1928年,何炳松改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副所长。次年,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及东方图书馆副馆长。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摘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点课程,该课程教师应从提高认识、搞好结合、做好策划等三个方面着力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工作。
关键词: 教育工委 中国农业大学 教学研讨会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航空航天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工业大
摘要: 本刊讯2009年度北京高教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年会暨课程教学研讨会2010年1月16日~17日在北京裕龙大酒店举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狄涛到会并讲话。北京大学仝华教授等3位教师介绍了他们本年度参加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的情况。北京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关键词: 知识拓展教学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改革
摘要: 知识拓展教学方法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得到重视和运用。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和理论思考为基础,深入精讲、剖析教材,精心选择相关教学个案的拓展,加快教学方法的变革,启发学生认真思考、主动探索,从知识拓展教学方法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