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心脏
运动
运动因子
器官互作
整合生理学
摘要:
从心脏自身、远隔器官和中枢调控等方面系统梳理心脏从运动中获益的相关文献,探讨其机制,对促进大众和心脏病患者认识、理解和信任运动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梳理文献发现,运动可直接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改善心脏结构和损伤,并优化心脏代谢效率。同时,运动通过促进骨骼肌、肾、肝和脂肪等远隔器官或组织分泌“运动因子”,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保护心脏。基于中枢多器官调控网络,运动可通过中枢调节心脏自主神经活动,优化心血管反射敏感性,并通过“脑-心”轴、“肠-脑”轴和“肝-脑”轴等多轴途径改善心功能。提出心脏运动康复从基础研究转化至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运动模拟物”开发、实验动物模型、远程康复的安全性和高效精准运动指南等方面均值得高度关注。同时,关注神经心脏病学发展和“脑心同治”“脑心共研”“脑心同康”对揭示运动的“脑心同康”机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