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右心耳
CT心脏造影
起搏器植入
放射解剖学指标
摘要:
目的 基于CT心脏造影对缓慢性窦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右心耳放射解剖学指标进行观测。方法招募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的缓慢性窦性心律失常患者74例作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临床无典型心血管疾病症状体检者20例以及因其他系统疾病需行心脏CT筛查排除心脏风险的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46例),其心电图无任何异常,心脏超声无明显结构和功能改变。两组均行128排CT心脏造影检查,应用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 Workstation软件测量右心耳的轴位角、矢状位角、冠状位距离、斜上下径、左右径、周长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右心耳轴位角为0.40~11.91(6.56±3.17)°,矢状位角为40.03~60.58(50.37±5.21)°,冠状位距离为4.75~8.89(6.96±1.08)cm,斜上下径为2.61~5.07(3.84±0.68)cm,左右径为1.87~4.18(3.01±0.59)cm,周长为10.31~14.27(12.38±0.92)cm。病例组右心耳的轴位角大于对照组,矢状位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右心耳放射解剖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中,病例组右心耳的轴位角大于对照组,矢状位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中,病例组右心耳的轴位角大于对照组,矢状位角、斜上下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岁者中,病例组右心耳的轴位角大于对照组,矢状位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岁者中,病例组右心耳的矢状位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CT心脏造影可较为客观地对右心耳解剖学形态进行观测,对临床起搏器植入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