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相信绘画
中西方绘画
邹一桂
解剖学
画面形式
水墨写意画
刘巨德
杜大恺
摘要:
在明末时期,中西方绘画已发展出各自完备的画法、审美体系,双方进行了初步的交流、碰撞。清代画家邹一桂肯定了西方绘画通过透视、光影所获得的写实效果,但批评其“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由此可见中西古典绘画之系统差异。然而,西方绘画是个宽泛且不断变化的概念,中国绘画也在时代中流变。印象派之后,西方绘画从以透视法、解剖学、单点光源来模拟现实,逐渐转向关注画面的形式、语言本身,这种转变与中国传统的水墨写意画精神相通。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的碰撞,20世纪初中西绘画的融合成为时代课题。经过三四代画家的探索实践,在中西融合方面出现了林风眠、赵无极、吴冠中、刘巨德、杜大恺等大家。百年来的中西融合,综合了双方的特性与优势,很大程度上为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使中国画重新走向生活,变得丰富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