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ISBN: (纸本)9787117345996
摘要: 本书分师训、医劳历例、虚损、痨瘵和医案5卷阐述。其中以论述虚劳类病证为主, 兼及其他杂病证治。作者论治虚劳、杂病多宗李东垣脾胃学说, 有论、有方、有医案, 其中颇多作者的独到见解, 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摘要: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涵盖了中医内科的理论基础、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等内容。在培养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方面,中医内科学课程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模式在某些方面已经显现出不足之处。首先,传统的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过于依赖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与应用的环节。学生在接受课堂讲授的过程中,缺乏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无法真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临床中。这种理论脱离实践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无法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中医临床 中医内科学
ISBN: (纸本)9787547860311
摘要: 本书根据气血津液病证和肢体经络病证的分类, 全面汇集相关的历代文献, 精选历代中医古籍中关于气血津液病证和肢体经络病证的文献资料, 涵盖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方、用方、用药、医论医案等方面。依据疾病的不同症状, 将气血津液病证分为汗证、郁证、血证、痰饮、消渴、虚劳六章, 将肢体经络病证分为痹证、颤证、痉证、痿证、腰痛五章, 系统反映气血津液病证及肢体经络病证的发展源流, 归纳总结历代医家辨治心得和用药经验,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对现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医内科学 第一个春天 全球影响力 春和景明 走出国门 中医药 医疗救治
摘要: 春和景明,樱花绚烂,新冠大流行趋于结束后的第一个春天似乎格外明艳。过去的三年,白衣执甲向险逆行,仝小林院士也是其中一员。他作为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用一张通治方,有效阻断武汉地区疫情蔓延态势,其研创的中医诊疗方案,更是被推广到全世界,为中医走出国门提升全球影响力做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中医内科学 课程思政 新路径
摘要: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开展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如何深层次做到思政教育与高校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亟需探索的议题。为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术德并修”的协同育人效应,探索高职中医学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新路径,本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岗位需求、专业要求,提炼出符合中医药人才医德培养逻辑的“四观八元”课程思政元素,与中医内科学专业知识相融合。本研究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1级中医学专业1~3班学生(共182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思政意识问卷调查评分、思政课堂评分进行课程思政实施前后的对比,发现课程思政实施后中医学1~3班思政意识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得分(P<0.01),“四观八元”课程思政实施后学生提高了对仁爱观、中和观、精勤观、至诚观的认知。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各班学生前20次课程思政素意识平均分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初见成效。基于“四观八元”思政元素的中医内科学课程思政实践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ISBN: (纸本)9787313290045
摘要: 本书先介绍了中医学概述;后重点论述了临床各科室病证的中医治疗,针对病证从病因、病机、检查、治疗等方面介绍。
关键词: 翻转课堂 SPOC 学习通 中医内科学
摘要: 根据中医内科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充分利用教育新理念和新技术,提出针对本课程开展基于学习通平台的SPOC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探索。阐述了小规模限制性线上课程和翻转课堂运用在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的优点与作用,并具体介绍了这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对策和展望。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医案
ISBN: (纸本)9787521439564
摘要: 本书选取《儒门事亲》《脾胃论》《丹溪心法》《血证论》4本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内科著作中的经典内容, 并对各书加以导读介绍, 带领读者学习中医古典内科医籍的精华, 以期提高临证治疗水平。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督学促学 混合式教学
摘要: 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强、自制能力差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其自主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教育改革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和维持学生后续学习状态的策略研究相对较少。数据调研平台如雨课堂、问卷星等软件被广泛应用于线上测试、问卷调查、教学反馈等多个教学环节。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法结合PBL、CBL,线下课堂讲授主体知识及答疑,线上使用数据调研平台,以问题和案例为主体,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并根据平台数据统计结果优化课堂教学配置,最终通过相关评定量表及期末测试评估教学效果,是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方法 中医内科学 PBL教学法 CBL教学法
摘要: 中医内科学是连接中医基础课程和临床各学科的主干课程,传统的教学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各种教学法联合运用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研究日渐增多,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临床诊疗思维,提升教学质量。笔者基于多元化教学模式,结合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以“痞满”为例,试述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中医内科学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为优化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