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1型题]1.感冒的病机以何为主 A 肺失宣降 B 肺气失宣 C 卫表不和 D 营卫不和 E 肺卫不固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下列哪项无鉴别诊断意义 A 感邪的不同 B 起病的缓急 C 病程的长短 D 属实属虚的不同 E 咳痰的多少3.治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出于何书 A 《景岳全书》 B 《济生方》 C 《血证论》 D 《先醒斋医学广笔证》 E 《丹溪心法》4.“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引起的心悸病机当为 A 水饮凌心 B 痰热扰心 C 瘀血阻络 D 阴虚火旺 E 心阳不足5.“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此语出自 A 《灵枢》 B 《素间》 C 《伤寒论》 D 《金匮要略》 E 《难经》6.中风、昏迷、痫证、厥证共同的主要在症状为 A 语言不利 B 口眼口 呙斜 C 突然昏仆 D 血肢抽搐 E 昏不知人7.胃病的病理特点 A 肝胃不和,胃气郁滞 B 胃气上逆,失于和降 C 胃气邪滞,失于和降 D 肝郁化火,胃气郁滞 E 脾胃不和,气机郁滞8.泄泻在《内经》中称为 A 下利 B 下痢 C 滞下 D 泄 E 泻9.下列何法为治疗黄疸的重要法则 A 清泄热邪 B 通便泄热 C 温化寒湿 D 清热解毒 E 祛湿利小便10.眩晕证与哪些脏腑有关 A 肺、脾、肾 B 心、肝、肾 C 肝、脾、肾 D 肺、胃、肾 E 以上都不是[A2型题]11.患者李××,年轻女性,身热,微恶风寒,头昏、少汗,口渴咽干,心烦,干咳少痰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宜 A 辛温解表 B 辛凉解表 C 清署祛湿解表 D 益气解表 E 滋阴解表12.患者女性,35岁。干咳无痰,咽干鼻燥,伴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苔薄白而干,此时宜选用 A 桑杏汤 B 清金化痰汤 C 止嗽散 D 杏苏散 E 泻白散13.某男,44岁。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色黄质稠,胸中烦热,有汗,面红尿赤,苔黄脉滑数。选方用 A 麻杏石甘汤 B 定喘汤 C 麻杏蒌石汤 D 桑白皮汤 E 以上均非14.患者久病体虚,经常溢汗,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其治疗宜为 A 麦味地黄丸 B 四妙丸 C 玉屏风散 D 黄连阿胶汤 E 桂枝汤 15.吴×,女,51岁。平素头晕头痛,耳鸣且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眼口 呙斜,舌强语塞,半身不遂,舌质红及弦细数。治疗方剂宜选 A 大秦艽汤 B 镇肝熄火汤 C 安宫牛黄丸 D 至宝丹 E 涤痰汤[A3型题] 共同题干(16~18) 男性,18岁。昨天淋雨后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四肢酸痛,流大量流涕,咳嗽,吐白稀痰,舌苔薄白润,脉浮紧。16.此证诊断为 A 痹证 B 感冒 C 咳嗽 D 头痛 E 鼻渊17.治法宜 A 辛温解表 B 辛凉解表 C 清暑解表 D 益气解表 E 滋阴解表18.方宜选用 A 桂枝汤 B 芎芷石膏汤 C 银翘散 D 参苏饮 E 荆防贩毒散 共用题干(19~21) 男性,28岁,农民。患者发热恶寒,咳嗽,咯白粘痰,痰量由少渐多,胸痛剧烈,呼吸不利,苔薄黄,脉浮滑数19.此证诊为 A 风热咳嗽 B 痰热咳嗽 C 肺痈成痈期 D 肺痈初期 E 肺痈恢复期20.治法宜用 A 清肺散邪 B 清热解毒 C 清热排浓 D 清肺化瘀 E 排脓解毒21.方药宜选用 A 桑菊饮 B 银翘散 C 干金苇茎汤 D 如金解解毒散 E 加味桔梗汤 共用题干(22~24) 患者男性,52岁。近日外感,现汗出恶风,时有寒热,周身酸楚,苔薄白,脉缓。22.其辨证为 A 营卫不和 B 阳虚自汗 C 阴虚火旺 D 湿热内蕴 E 心脾两虚23.其治法为 A 益气固表 B 滋阴降火 C 调和营卫 D 滋养心脾 E 益气温阳24.其最佳方剂为 A 玉屏风散 B 甘麦大枣汤 C 当归六黄汤 D 桂枝汤 E 参附汤 共用题干(25~27) 赵××,女,46岁。由于情志不遂,突然昏例,不省人事,口噤拳握,呼吸气粗,或四肢厥冷,苔薄白,脉浮或沉弦。25.辩证属于 A 气厥实证 B 气厥虚证 C 血厥实证 D 血厥虚证 E 痰厥26.下列治法何者最宜 A 补气回阳 B 顺气开郁 C 活血顺气 D 补养气血 E 行气豁痰27.下列方剂何者最宜 A 五磨饮子 B 四味回阳饮 C 通瘀煎 D 人参养营汤 E 导痰汤 共用题干(28~39) 范××,初秋患痢,证见下痢,赤多白少,高热,腹痛较甚,里急后重,口渴饮冷,舌红苔黄,脉滑散。28.此时辩证属于 A 疫毒痢 B 湿热痢 C 寒湿痢 D 噤口痢 E 以上都不是29.下列治法何者最宜 A 清热除湿,健脾和中 B 清热和中,化湿止泻 C 清食导滞,调和脾胃 D 清热除湿,凉血解毒 E 以上都不是30.治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