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焦树德 老中医 中医内科学 学术顾问
摘要: 焦树德,男,1922年5月生,河北省辛集市人。中日友好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专家室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全国著名老中医。 1958年~1984
ISBN: (纸本)7800892565
关键词: 耗散论 中医内科学
摘要: 近年来,中医内科理论及临床都有较大发展,但同道们仍觉发展缓慢。笔者据耗散论认为:内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在临床实践中加快内科理论与其它学科的相互交流及作用,增加自身有序度,逐渐建立宏观与微观相适应的新辨证论治体系,以指导临床加速发展。一。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学科:图表
ISBN: (纸本)7504611123
摘要: 介绍临床上如何遵循辩证施治的原则正确应用汤剂和中成药。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ISBN: (纸本)7506709171
摘要: 本书是根据华东地区及天津中医学院大专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要求协作编写的大专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分绪论、急症、外感病症、气血津液病征和其它病症供11章,分列58个常见内科病证及其所属附篇。详细介绍了病征的概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其它疗法、转归与预后、预防与调护、……
关键词: 附属医院 骨伤科学 中医内科学 耳鼻喉科学 儿科学 推拿学 韩明向 妇科学 赵经 何为贵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中医病名 辩证论治 内科病证 理法方药 临床实践 内伤杂病 温热病 新感温病 气血津液病
摘要: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它是继承历代医家的学术理论与医疗经验,并结合现在临床实践中所取得的新经验、新认识,系统地阐述内科疾病的辩证论治,理法方药的一门学科。中医病名,现就从内科病名而言。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腹痛 湿热壅滞证
摘要: 对《中医内科学》腹痛湿热壅滞证治的商榷四川省绵竹县医院梁开发(618200)《中医内科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1985年版)腹痛之湿热变滞证,治法是泄热通腑,代表方是大承气汤加减,列举的主证是腹痛拒按、胸闷不舒、大便秘结或清滞不爽,烦渴引饮、自汗、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儒数等。笔者认为,作为教科书,从理法方药规范严谨上讲,似有商榷之处。不当处请同仁们教正。1湿热銮滞证不等于是湿热化燥后的热结腑实证《中医诊断学》(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说:“证,即证候。是疾病发展阶段中的病因、病住、病性、病机、病势及邪正斗争强弱等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是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本质的揭示。”因而可见,湿热变滞证与湿热化燥后的热结腑实证,它们揭示的本质是有差别的。前者的病因是湿热,病理特点是湿热銮滞,肠道气机阻塞,肺气不通;后者的病因是燥热,病理特点是湿热化火化燥,津伤热结,腑实不通。湿热已不是该证当时的主要原因,只是先前的原因了。《湿病学》讲道:“一旦湿热完全化火化燥治则与一般湿病相同。”既然治同一般湿病,其证候自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湿热之候了。前者证候特点当见腹痛,大便演滞不爽、苔黄腻、脉儒数;
关键词: 中医内科 学术交流 老年高血压病 陈宝田 第一军医大学 心血管疾病 瘀证 肾虚证 脾虚证 科研成果
摘要: 全军第二届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于1992年10月6~9日在广州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近三年来军队中医内科领域的科研成果与经验,兹择要介绍如下。心血管疾病是这次会议的重点。第一军医大学陈宝田等通过357例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治分析,认为老年高血压病的中医特点是“多风、多虚、多疾湿、多瘀证、
ISBN: (纸本)7536423769
摘要: 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医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如何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各种临床资料的记录整理,以及中医内科的现代研究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