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针灸学 体表 中医治疗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刺激疗法
摘要: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前所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朱兵教授编著的《系统针灸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随着脱胎于中国针灸的"西方针灸"学派的兴起和凌厉冲击,"传统"与"现代"必然发生碰撞,两者间必能面对面迎对。探索以系统的视野阐述生物进化与以针灸为代表的体表刺激疗法的必然联系是我们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 针灸学
ISBN: (纸本)9787507750669
摘要: 本书分为针科学篇、灸科学篇、经穴学篇、治疗篇共四篇。一编“针科学”和第二编“灸科学”,除了传统针灸操作外,还增加了古今针刺和艾灸操作的对比、针刺和艾灸对人体生理变化的影响等。第三编“经穴学”,包括“总论”“经穴”“附录”3章。其中第2章“经穴编”,以前著之《中国针灸治疗学》为蓝本,全身之经穴部位、主治、取法、应用,按穴分条罗列。第四编“针灸治疗”,亦以《中国针灸治疗学》为蓝本,分正、续两编,共计42门202个病症。其中正编30门,包括时令病、脏腑病等;续编12门,包括妇女病、幼儿病、五官病、四肢躯体病等。
关键词: 皮内 全义 卧针 针灸学 中医治疗学 疗法 双语
摘要: 《于氏皮内卧针疗法》由于全义所著,于2015年2月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50万字,16开本,书号ISBN978-7-80174-665-9,定价133元。于全义,中医主任医师,世界针联科技协作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皮内卧针协会会长(香港)、北京保护健康协会专家委员、泰王国医学顾问、泰王国玛希顿大学教授。师从家传28代中医大家何时希和当代针灸大师王雪苔,从事中医中药研究与临床近40年,在临床工作中发明了"皮
关键词: 骨度分寸 人体测量学 针灸学 测距系统
摘要: 本文从人体测量学的角度验证了骨度的真实性、准确性及适用性。通过研究人体测量学的方法,发现了现代针灸骨度及同身寸研究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并且大胆构想了将基于手机加速度传感器的测距系统应用到针灸穴位定位的方案。
关键词: 针灸学 五行学说 关系 运用
摘要: 五行学说理论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并随着中医理论自身的不断完善以及阴阳和气的学说的形成,在《黄帝内经》中医时期进入中医针灸学,最终实现了五行学说与经络学说的结合,并在后世针灸医家的不断实践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应用。本文从针灸与五行学说关系角度入手,论述了近现代针灸中五行学说的运用。
关键词: 针灸疗法 临床应用 医学院校
ISBN: (纸本)9787117236874
摘要: 本书分为针灸研究方法、针灸临床研究进展上下两篇,主要内容包括:针灸临床研究选题、针灸临床研究方案设计、头面躯体痛证的针灸临床研究、内科病证针灸临床研究等。
ISBN: (纸本)9787515210001
摘要: 本书为针灸歌赋专集,全书未分章卷。辑者将《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针灸名著中的《百症赋》《标幽赋》《席弘赋》《金针赋》《玉龙赋》《通玄指要赋》等六首流传已久的针灸名赋,集于一册。内容涉及经络、腧穴、特定穴、针法、灸法、刺法、得气、失气、候气、子午流注、补泻、禁灸、禁针、临床病证的针灸辨证论治、配方取穴等。
关键词: 针灸学 文化传播 研究
ISBN: (纸本)9787506778060
摘要: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记载及亲身的临床、教育、研究经历, 论述了针灸在美国的实践与发展。主要内容包括: 中华针灸 植根美国 ; 针灸流派 各具特色 ; 经络辩证 备受重视 ; 临床探索 中西合参四篇。
关键词: 浮刺 会议 针灸学会 浮针疗法 论坛征文
摘要: 首届世界浮刺针灸学论坛暨国际浮刺针灸学会成立会议定于2017年8月29—30日在荷兰DEN BOSCH城市举办。浮刺针灸学论坛的征文内容包括:1.浮刺针灸疗法。2.腕踝针、尺胫针、皮三针、头皮针和各种皮下针刺疗法。
关键词: 道教医学 针灸学 《神应经》 席弘 朱权
摘要: 《神应经》是一本针灸学著作,但如果从席弘学派的创建、《神应经》的形成以及道教医学的思想历史等方面来看,《神应经》是与道教具有密切关联的道教医学著作,从而使《神应经》的归属和性质问题得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