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留学生 针灸教学
摘要: 随着针灸国际化进程,来华学习针灸的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本文针对留学生的特点就如何提高留学生的针灸学教学质量,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针灸学》 教学体会 刺灸 经穴 《中国针灸》 针灸工具 腧穴理论 临床实践
摘要: 《中国针灸》2012年第4期刊登了《(针灸学)“先刺灸,后经穴”的优势与教学体会》(以下简称《体会》)一文,看后觉得说出了我多年想说的话。现将在《针灸学》教学中的个人体会总结如下。1先学会运用针灸工具,再学习腧穴理论。
关键词: 实验针灸学 教学改革 设计性
摘要: 《实验针灸学》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西医学科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基础理论、刺灸效应和机理,探索针灸对人体生命活动影响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这门课程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在系统学习了《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实验针灸学》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针灸专业基础理论的进一步认识,明确针灸临床效果,开拓针灸科研思路。
关键词: 实验针灸学 自主设计性实验 创新人才
摘要: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理念已发生明显转变,已由单纯的传授知识,拓展为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验针灸学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发展能力、创造性科学思维方法、科学实验方法和新的临床实践技能的人才。笔者所在教学团队2006--2009年尝试将自主设计性实验引入实验针灸学本科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更年期综合征 取穴规律 组方规律 现代针灸学
摘要: 目的:探索分析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取穴及组方规律。方法:所有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均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时间跨度为1911年—2011年11月。对这些文献相关穴位使用频次、归经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115篇文献中,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涉及了14条经脉和包括经外奇穴在内的134个穴位、107个处方,所取穴位经脉归属前三位的依次为膀胱经、督脉、和肾经;以6个主穴组方的文献相对较多。结论: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取穴与组方较为繁乱复杂,其规律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针灸学 平补平泻 起罐法 关节腔注射 坐骨神经痛
摘要: [目的]探索在《新二版针灸学》中可能存在的美不中足之处,以利于"第3版修订提高"。[方法]认真阅读全书,参阅《神应经》、《针灸大成》、《内经》等相关书籍,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结果]在《新二版针灸学》中发现7处有待商榷的地方。[结论]尽管在本书中存在着少许排印校对上的错误,但本教材仍不失为"新世纪全国高等教育优秀教材"。而本文所述纯属一已之见,仅供专家与读者的参考。
关键词: 针灸学家 出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针灸》 科学技术 科学家 石学敏
摘要: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针灸学家石学敏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中国针灸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灸》杂志主编刘炜宏教授担任编写组组长,组织中国针灸学会各个二级分会参加研究工作。经过1年多的工作,在广泛收集资料、认真细致调研、反复征求意见、专家精心审修的基础上,编撰了《2011—2012针灸学学科发展报告》,已于2012年4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关键词: 针灸学 腧穴 毫针刺法 教学
摘要: 针灸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操作课,首先必须熟练掌握腧穴知识,认识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按照不同经脉,详细学习该经脉重点腧穴、常用腧穴,加强毫针刺法技能训练和毫针刺法技能考核;其次要重视教学见习和毕业实习。实践技能的培养关系到针灸学课程设置的意义和针灸学的教学效果,决定了针灸疗法在临床的推广使用范围,因此在针灸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 科研型 针灸学 研究生 培养
摘要: 科研型针灸学研究生的培养对于针灸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灸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突破口,提高对科研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于培养针灸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阐述培养科研型研究生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以期为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 针灸学 教学方法 操作技能
摘要: 目的:探讨人体特殊部位仿真针刺实践实训平台的建设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徽中医学院2008、2009级本科生共235人参与研究,观察组在学生课程教学中采用自主研发人体特殊部位仿真针刺教具为学生讲解、示范特殊部位腧穴的定位、针刺方法及安全深度等;对照组学生在教学中进行传统教学。应用仿真针刺教具对学生针刺实践技能进行考核评定,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结果。结果:两组学生实践技能考核的穴位定位、针刺操作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人体特殊部位腧穴仿真针刺实践实训平台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针刺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