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针灸国际化 基本规律 后国际化 现代针灸学
摘要: 针灸国际化的进程包括两个基本的阶段,即前国际化时期和后国际化时期,前者的基本特点是以中国为引领的单向输出性传播为主,其他国家和地区主要处在学习、吸收的状态;后者的基本特点是针灸在国外的本地化改造和发展日趋深入,并给中国传统针灸学带来严峻挑战。主动认识针灸国际化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把握针灸发展的国际趋势。有效应对后国际化时期带来的挑战,需要建立与现代科学相适应的现代针灸学体系,唯有如此才能继续引领国际针灸学术发展。
关键词: 针灸学科 学科建设 理论体系 发展 创新
摘要: 回顾古今针灸学科基础理论构建状况,认为目前针灸学科的构建已经形成,但现有针灸理论体系仍以古典经络学说为主体框架,治疗中借鉴中药辨证模式,尚有诸多含糊不清的问题。提出目前针灸学科理论创新的素材主要为解剖生理学、心理学以及其他理论三部分内容,构建了《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以及《针灸治疗学》三大现代针灸学科的基本框架。认为未来应在多学科交叉的前提下,融入更多新的科研成果,推动针灸学科不断发展。
关键词: 长安医学 基础理论 临床医学 针灸学 药物学 学术特点
摘要: 长安医学是古长安地区历代著名医家及其传承者们经过长期经验积累和理论升华所形成的传统医学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黄帝内经》奠基的基础理论部分、《千金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形成的临床医学部分、《针灸甲乙经》等著作构架的针灸学部分、《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等构建的药学部分。长安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与时代和地域的政治、文化特征紧密结合,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系统性、兼容性、传承性和创新性等学术特点。文章通过对长安医学体系及其学术特点的挖掘、梳理和总结,对长安医学做以介绍。
关键词: 名医经验 版面费 针灸教学 针灸器械 出版周期 临床报道 动物实验 针灸学
摘要: 刊登范围:针灸学和相关生命科学的文章栏目:名医经验、临床研究、临床报道、思路与方法、动物实验、文献研究、专论与综述、新闻、学术动态、针灸名人、针灸器械、针灸教学等出版周期:纸质版文章6~12个月;录用定稿电子版网络首发文章0.5~2个月。作者如有首发需求,须在收到录用通知并缴纳版面费后1个月内通过杂志邮箱申请网络首发,邮件标题为“网络首发申请”。
关键词: 循证医学 针灸学 应用现状 学科发展
摘要: 循证医学的产生与兴起推动了医疗实践由经验模式向证据模式的转变。近年来,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基于循证医学原理和方法的针灸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针灸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但目前针灸学在引入循证医学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因此,探索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循证医学方法,扩大和完善循证医学在针灸学中的运用范围,将有助于推动针灸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 专硕 针灸学 临床 科研 培养 思考
摘要: 针灸学作为中医学的二级学科,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针灸的治疗规律及其作用机理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临床治疗、针灸医经医籍、实验针灸等部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挥中医药在疾病中“防、治、康”的作用,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全民健康水平。针灸作为中医最具特色的非药物疗法,具有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等优点。
关键词: 针灸学 课程思政 高等教育
摘要: 为了将高校课程思政润物无声地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就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课程特点,思维方式等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文章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基础,深入挖掘针灸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分经络腧穴、刺灸法、针灸治疗3个部分,针对不同篇章的特点融入不同的课程思政元素,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方针。
关键词: 针灸学 古籍 图书目录 中国
ISBN: (纸本)9787567240308
摘要: 本书为考据古代针灸医学著作之作,上及汉简,下止于清代(1911年)。 本书共收录医学著作648种,分现存针灸专科医籍、综合性医籍之针灸和亡佚之针灸医籍三部分。其中现存针灸专科医籍共收录医籍298种,综合性医籍之针灸共收录医籍77种,亡佚之针灸医籍共收录医籍273种。 现存针灸专科医籍和综合性医籍之针灸两部分所收录著作,按一般书目例,首列书名,次列卷数,继则标注“阙”“未见”(未标注者皆为“存”),末为成书年份(不能确定者加“”,不详者标“撰年不详”)。“存”为现存全本著作(经查考落实)者,“阙”为存本不全者,“未见”为经查考未见者。其中“存”359种,“阙”7种,“未见”9种。
关键词: 针灸学
ISBN: (纸本)9787564953430
摘要: 本书主要针对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及所开设中医课程中包含针灸技能操作的其他专业,目的是加强针灸技能训练,提升临床实践能力。本书分三个部分:经络腧穴、刺灸方法、针灸治疗。经络腧穴部分是基础部分,是针灸临床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和操作,具备划经点穴操作的基本技能。刺灸方法部分主要研究针灸防治疾病的各种具体方法,操作技术及其作用原理,是针灸基础理论与临床治疗之间的桥梁,是针灸的方法学、技术学;它包括传统的针法、灸法、拔罐法等,又纳入了现代多种刺灸方法的操作应用;要求学生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系统、规范的刺灸方法和技术的训练,通过各种刺法灸法的实验练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针灸治疗部分主要研究常见急症及临床各科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要求学生掌握取穴、配穴及操作,并在针灸治疗中掌握常用针刺补泻方法,培养学生应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医实验类课程 实验针灸学 教学改革
摘要: 开展课程思政是高校贯彻“三全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挖掘实验针灸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建立政治素养、家国情怀、医者精神、科学精神、文化自信、全球视野的课程思政六维度体系,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切实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