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张子和 针灸学
摘要: 金代医家张从正(1156~1229),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著有《儒门事亲》集一生经验总结.他学识渊博,精研医理,论病处方,变化万端,法宗河间,用药寒凉,擅长“三法”,不仅为“攻下法”的鼻祖,且对中医针灸疗法论述颇精,很有独到见地,力倡运用针灸疗法治疗疾病.张氏不仅以运用“三法”娴熟而称誉医林,而且又是善于应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沉疴痼疾的大师,为中医针灸疗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择其要探讨如下.
关键词: 新针灸学 经脉 腧穴 计算机
摘要: 对《新针灸学》治疗篇全部治疗处方用穴,逐一编号并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治疗系统,分别输出处方用穴的穴位和频次数、各经脉分布的穴位和频次数等。结果统计出处方用穴306个,计2313次;使用频次较高的有足三里、三阴交等35个“核心穴位”;在十四经脉中,膀胱经、胃经、胆经、大肠经、心包经与处方用穴的关系最为密切。在361个经穴中,使用频次较低的穴位有176个。并有108个穴位为处方的主要穴位。随着系统疾病的不同,“核心穴位”等可有所变动,但均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关键词: 《针灸学》 中医 中国医药学 化饮平喘 自学考试 试题答案 河北省
关键词: 针炙学 王惟一 针炙
摘要: 作者认为著作、石碑、针灸铜人是北宋名医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三大贡献。特别是铜人的创制开辟了医学教学模型的先河,促进了针灸经络理论的规范化,推劝了针灸医学的发展。
关键词: 台湾 针灸学 针灸疗法
摘要: 一、台湾针灸发展的概况台湾的针灸研究起步于七十年代,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介绍如下。1.台湾针灸发展的奠基期1972年9月,台湾荣民总医院等较具实力的医界单位成立'针灸研究小组'。研究小组的宗旨定为:'以传统针灸为基础,佐以现代医学之技术及学理,观察针灸对治疗疾病。
关键词: 针灸学 穴位
摘要: 关于期门穴的定位期门是肝之募穴。对于期门的定位历来有所争议,众说不一。《甲乙经》云:“期门,肝募也。在第二肋端,不容傍各一寸五分,上直两乳。”不容乃足阳明胃经经穴,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少阴病 太阳病 金匱 伤寒贯珠集 便脓血 头项强痛 灸法 行血散 阳维
摘要: 东汉医学大师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不但为祖国医学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而且还为针灸治病开辟了广阔途径,全书涉及到针灸的条文共69条,其中《伤寒论》为43条,《金匱要略》为26条,是仲景方书精髓的组成部分之一,历经临床验证,功效卓著,被后世医家誉为“针灸之宗本”。鉴此,笔者就仲景对针灸方面的主要贡献,阐述如下:
关键词: 针灸学 情报检索
ISBN: (纸本)7810100599
关键词: 用针刺 视听教学 中医基础理论 刺法灸法学 电视教材 针灸教学 现代科学 刺灸方法 理论体系 经络系统
摘要: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并运用针刺,艾灸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又有极为丰富的实践内容。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作出了重要贡献。17世纪后,
关键词: 针灸学 学术发展
摘要: 第二届世界针联学术大会于1990年12月5~8日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的针灸医师、学者在一起交流了他们三年来在医疗、研究上取得的新进展,这是继1987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世界针联学术大会之后,全世界针灸工作者代表的又一次大聚会。笔者被聘为学术顾问并出席本届学术大会,作了《中国针灸-免疫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针灸治疗爱滋病可能性的探讨》的报告,还以《关于针灸研究的若干意见》为题在大会发学术大会前,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