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院
针灸医学
针灸研究所
针灸临床研究
针灸疗效
针灸学科
香山科学会议
神经科学
摘要:
针灸学是我国在国际上能够主导发展方向、引领学术潮流并取得突破的原创性学科,其所蕴含的生命科学规律逐渐被认识。然而,随着针灸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国际传播,在现代医学和国际化冲击下,针灸学面临的“内忧”和“外患”逐渐显现,对针灸学的理论和实践均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保持针灸学科特色,彰显针灸疗效,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健康,是针灸学科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2021年6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了以“针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大科学与国际化的融合”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旨在动员全世界针灸学者,破除偏见,深入思考讨论针灸国际化面临的问题,梳理针灸基本理论问题和科学问题,研讨针灸临床研究范式共识,引领针灸学科发展。会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杨龙会研究员、刘保延主任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方剑乔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景向红研究员共同担任执行主席,汇集了来自国内外近20家单位的40余名针灸医学、临床研究方法学、统计学、神经科学、免疫学等领域专家学者,聚焦针灸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围绕“针灸学传统和现代碰撞的焦点”“符合针灸临床特点的研究范式”“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内涵”3个中心议题,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