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老官山医简
金伤死候简
人体要害部位
文献研究
新方法探索
摘要:
老官山出土的11枚金伤死候简背后,反映的是古代医家对人体要害部位的认识。通过对出土金伤死候简与传世金伤文献的纵向研究,老官山医简释文和解读存留的疑点得以澄清,而在传世金伤文献源流梳理这一之前无法深入的路径上,也找到了可靠的路标;再通过对金伤与法医、针灸学的横向比较发现,除因不同学科术语的差异,以及同一学科内部由后人对前代文献的误读所造成的古今文献差异外,金伤、法医、针灸学等不同学科,在千百年时间内,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人体要害部位的认识有很高的契合度。因此,不仅老官山金伤死候简所反映的伤科对人体要害部位的认识得到了多重证据的支撑,而且针灸学、法医检验等相关学科理论的可靠性也得到有力的确证,为应用“二重证据法”进行出土与传世文献研究解决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更为中医学术研究,特别是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效沟通,探索了一条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