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医各家学说 教学改革 院校教学 中医基础 中医特色 教学工作 西医临床 中医教学 四级 妇科专家
摘要: <正> 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院校教学中一门具有提高理论和扩展知识作用的课程,是培养具有中医特色人才不可缺少的学科。这门课程是历代医家各种学术思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总汇,内容丰富,能在很大程度上扩展学生的视野,为他们今后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搞好本学科的教
关键词: 明朝医家 韩氏医通 中医各家学说
摘要: 从养生、易理、案式及治疗几方面探讨了韩氏学术思想。尤认为其首创病案格式之功甚伟。
关键词: 中医各家学说 唐宗海 血瘀证 痨虫
摘要: 以唐氏之前的中医学成就和近代微生物学成就,从病因、发病、诊治等方面历史地、科学地分析批判了“瘀生痨虫”说的谬误,并客观地分析了唐氏因循谬说的原因。
关键词: 医药、卫生 中国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
ISBN: (纸本)7800130371
关键词: 伤寒论 学术思想 脏腑病机 易水学派 温补学派 医学流派 脾胃虚损 温病学派 温病派 丹溪学派 伤寒学派 张元素 易水先生 六经地面 相火妄动 肾病辨证 内伤脾胃 河间学派 寒凉派
摘要: 绪论 1.试述医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答:医学流派最早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这个时期经济文化繁荣、学术界思想活跃,为医学流派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这个时代,名医辈出、医学著作大量问世,医学理论初具规模,成为医学流派产生的医学基础。医经学派和经方学派就是最早形成的两
关键词: 《中医各家学说》 主编 任应秋 编辑人员 医学流派
摘要: 随着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医各家学说》被列为中医院校的教材之一。"中医各家学说"这个名字源于1957年北京中医学院编写的《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1961年修订版,名为《中医各家学说讲义》,并于1979年3月第2次印刷,改名为《中医各家学说》。1980年出版任应秋主编的《中医各家学说》(通称第三版教材),为现在的通用教材。另外,1984年裘沛然主编的《中医历代各家
关键词: 温病学派 温疫 温病派 治法 血证 血症 内科杂病 脏腑之气 清瘟败毒饮 清热剂 伤寒论
摘要: 第一节概说 48.温病学派分哪两个派系?每一派系的代表医家有哪几位?两个派系的中心学术思想有什么不同? 答:温病学派分为温疫学派和温热学派两个派系。温疫学派形成于温病学派的初期阶段,以吴又可、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医家。中心内容是以研究温热病中的温疫疾病为主,范围比较局限,但论治温疫的理论和方药,并不局限于治疗温疫,也可治疗一般温热病。温热学派形成于温病学派的成熟阶段,以
关键词: 中医流派 学科:中医学院 学科:教材
ISBN: (纸本)7535703968
摘要: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中医临床医学流派》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全国中医药成人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会组织修订编写和审定的,根据2000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主编长沙会议的精神,《中医临床医学流派》采用“一书二纲”的形式,供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成人教育中医学专业(本科、专科)使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中医临床医学流派》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全国中医药成人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会组织修订编写和审定的,根据2000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主编长沙会议的精神,《中医临床医学流派》采用“一书二纲”的形式,供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成人教育中医学专业(本科、专科)使用。 为培养面向21世纪的中医药人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中医临床医学流派》修订编写时在认真总结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和全日制各版教材的编写经验的基础上,既坚持“确保本科水平,理论够用为度,便于自学,重在实用”的原则,又充分吸取本学科当夸学术发展的新成果,力求体现课程改革和教材内容的创新拓展。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各科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不同于其他科别的学说及其学术流派,以指导各科的临床实践,它是中医学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体现。那么,研究各科代表医家的学说及在该科学术发展中的贡献、各学术流派的特色,才能对历代中医各科医家的学术成就和经验。全面地进行估价,综合各家之所长,以利发掘,整理提高,达到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的目的。有基于此,故将原书名《中医各家学说》改为《中医临床医学流派》。《中医临床医学流派》分为中医内科、中医传染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中医针灸科、中医推拿科、中医眼科、中医耳鼻喉科十章。在编写上着意阐述各科医学流派中学术发展的主要学说、主要派系,而在每科派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医家介绍其主要学术内容,突出其特色及经验。以利于掌握每科的学术发展之框架、学说之内核,诊疗之精华,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使之更符合成人教育的特点。显示全部信息
ISBN: (纸本)753230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