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陈朝
士族
文化向心力
政治认同
摘要:
以文化认同沟通朝野、争取人心归附,这是魏晋南朝的塑造政治认同的新路径。梁陈之际,无论是旨在建构王朝的陈霸先、王琳,还是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均以争取士人归心来塑造政治认同。陈武帝翦除各方势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将各地士族纳入政权的过程。称帝前夕,陈武帝在各州恢复中正之职,规定“中正押上”为选官的必经程序。陈朝官制按照士族的立场划分清、浊官。陈武帝举办众多的文教活动以展现与士族的文化共识。陈朝迎合士人政策的出台,与其面临萧庄朝廷的挑战有关。支持萧庄朝廷的,除了王琳势力,还有陈郡袁氏、庐江何氏、南阳刘氏、吴郡朱氏等,他们以文书制作、历史撰述塑造对萧庄朝廷的正统性认同。割据势力如鲁悉达、陈宝应、欧阳[危页]等人,招纳流寓其地的士人以赢取声誉、巩固统治。陈文帝翦除各地割据势力的同时,以文化认同来缝合政治裂痕。他以学校设立为契机,将政治疏离派、隐逸派、流寓士人任命为学官。陈宣帝、陈后主则通过举办释奠礼等文教仪式,激发士族的王朝认同。文化向心力在陈朝的认同塑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